光纖的類型各異,直接導致其傳輸模式的不同。基于這些差異,光纖跳線可以明確劃分為兩大類:單模光纖跳線和多模光纖跳線。

1、光纖跳線的纖芯直徑和外護套顏色都是區分其類型的重要特征
2、光纖跳線的功能與特點詳解
3、光纖跳線的多元應用

OM1多模光纖跳線,其纖芯直徑通常為50um或62.5um,專為850/1300nm波長設計,滿注入帶寬在200/500MHz.km以上。這種跳線的外護套一般采用醒目的橙色,方便識別。
OM2多模光纖跳線同樣適用于850/1300nm波長,但滿注入帶寬提升至500/500MHz.km以上,同樣采用50um或62.5um的纖芯直徑。其外護套顏色與OM1相同,也為橙色。
OM3多模光纖跳線則專為850nm激光優化,纖芯直徑為50um。這種跳線的外護套通常采用寧靜的湖水藍色,與其他類型的光纖跳線形成鮮明對比。
OM4多模光纖跳線同樣針對850nm激光進行優化,纖芯直徑也為50um。它的跳線外護套顏色為紫色,這種顏色既醒目又獨特,有助于在復雜環境中快速識別。
OM5光纖跳線是一種創新的光纖類型,其波長支持850/1300nm,并至少能支持4個波長的傳輸。其外護套顏色為清新的水綠色,為光纖跳線家族增添了新的色彩。
最后,OS2光纖跳線具有特定的波長(1550nm)和最大衰減值(0.4dB/km)。它的外護套多為黃色,這種明亮的顏色有助于在視覺上與其他類型的光纖跳線進行區分。


OM1光纖跳線:擁有較大的芯徑和數值孔徑,因此具備出色的集光能力和抗彎曲特性。這一特點使得OM1光纖跳線在各種應用場景中都能穩定可靠地傳輸光信號。
OM2光纖跳線:芯徑和數值孔徑相對較小,這有效地降低了多模光纖的模色散,從而顯著增大了帶寬。與此同時,其制作成本也降低了約1/3,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OM3光纖跳線:采用阻燃外皮設計,不僅能防止火焰蔓延,還能有效阻止煙霧、酸性氣體和毒氣的散發。此外,它完全滿足10gb/s傳輸速率的需求,在采用850nm VCSEL的10Gb/s以太網中,光纖傳輸距離可達300m。
OM4光纖跳線:專為VSCEL激光器傳輸而開發,其有效帶寬相比OM3多一倍以上。在同樣的網絡環境下,OM4光纖跳線的傳輸距離可達550m,展現出卓越的性能。當使用MPO連接器時,甚至可以實現100GB的數據傳輸至150米的距離。
OM5光纖跳線:借鑒了單模光纖的波分復用(WDM)技術,極大地延展了網絡傳輸時的可用波長范圍。它采用8芯多模光纖設計,其中4芯用于發送信號,另4芯用于接收信號。每根光纖能傳輸4個波長,每個波長的傳輸速率高達25Gbps,因此每芯光纖的數據傳輸能力可達100Gbps。這一創新設計不僅降低了網絡布線成本,還能與OM3和OM4布線向后兼容,為網絡擴容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OS2光纖跳線:與普通多模光纖跳線相比,OS2單模雙工光纖跳線展現出更為卓越的性能,尤其在長途數據傳輸中表現出更高的成本效益。它通常與FHD光纖配線箱搭配使用,傳輸距離可達1km以上,能夠滿足各種復雜的布線需求。OS2光纖跳線包括單模單工和單模雙工兩種類型,它們在光纖等級上有所區別,但單模雙工光纖跳線的應用范圍更為廣泛。


多年來,OM1和OM2光纖跳線在建筑物內部的應用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它們穩定支持最大值為1GB的以太網路傳輸,為各類內部網絡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數據量的迅猛增長,OM3和OM4光纜逐漸成為了數據中心的優選布線方案。它們能夠支持高達10G,甚至是40/100G的高速以太網路傳輸,確保數據中心的高效運作和流暢通信。
OM5光纖跳線以其較厚的保護層設計,在光端機和終端盒之間的連接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它廣泛應用于光纖通信系統、光纖接入網、光纖數據傳輸以及局域網等多個領域,為復雜的網絡環境提供了可靠的連接方案。
OS2光纖跳線則以其卓越的性能和適應性,成為了數據中心、CATN、FTTH、WDM/DWDM、無源光網絡等多種領域高密度布線環境的理想選擇。它能夠滿足不同場景下的布線需求,確保網絡的高效穩定運行。


從最初的OM1多模光纖,到如今支持100G/200G/400G的多模光纖,多模光纖技術的不斷發展見證了網絡技術的飛速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