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纜接入網絡向光纖接入網絡發展
通過第1章的介紹,我們發現了因為帶寬需求的增長,導致銅纜長度縮短,光纖持續向用戶側延伸,直至光纖直接延伸至用戶家中。這種形式下,也就形成了早期光纖入戶,即用戶和CO機房通過一條獨立的光纖連接,形成了點到點的光網絡,用戶此時也屬于專線接入家中。

點到點(P2P)的優勢在于能夠充分滿足客戶的帶寬需求,業務隔離性和安全性好。但是由于一根光纖只供一個用戶使用,此時光纖利用率很低,因此一般只有用戶分做及用戶密度極低的情況下才會使用此方案,顯然。對于目前大部分地區來說,用戶的密度遠遠超出這種方式的設計接入能力。所以如果在高用戶聚集地繼續采用這種方式將導致局端設備容量不足,出線密度大增及配線機房面積過大等不利因素。
點到多點(P2MP)光網縮接入
由于點到點的局限性,光網絡接入又發展出了樹形結構的網絡拓撲,即點到多點(P2MP)光纖接入網絡來解決點到點光纖接入的弊端。相較于點到點接入方式,P2PM方式可節省50%以上的光纖及模塊。而點到多點網絡又分為有源光網絡(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和無源光網絡(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有源網絡(AON)

無源網絡(PON)

與有源網絡相比,無源網絡節省了有源光收發器,免去了光交換機。并且無源網格的儒源消耗更低;另外,戶外使用無源設備更能避免有源設備的干擾問題,其可靠性更高,維護簡單,成本優勢明顯。
由于無源(PON)點到多點接入技術的優勢明顯,因此PON技術也是目前光接入技術的主流方案。